回歸.日常
return to daily life
陶藝品牌「好器質」LOGO。

劉惠雯、盧霈萱生活陶瓷器聯展

2022/06/01 - 2022/06/14
市長官邸藝文沙龍
台北市中正區徐州路46號
THE MAYOR’S RESIDENCE ART SALON
No.46,Xuzhou Rd.,Taipei City ,Taiwan
09:00 - 17:00

展覽介紹

「回歸.日常」,在台北就學相遇的我們,一起回到家鄉—台中,展開手作陶藝之路,以在地植物灰製釉,燒製日常美好的生活器皿。
灰釉是東方世界最早的高溫釉,原料來自於植物的灰燼,因各地植物的成分不盡相同,選用植物的品種與部位、當地土壤成分、燒灰環境、水簸比例等多種變因影響燒製的結果,賦予了灰釉器皿之釉面有著千變萬化而迷人的自然色彩。
灰釉的自然之美令我們著迷,因此決定以擁有富饒農作物的客庄—新社為出發點,在不同季節向農民收集修剪果樹後的廢棄枝葉,經由繁複工序加以處理後,留下少量的植物灰,加入釉藥進行調配試驗,在一次次的窯燒中,透過不同火焰狀態和燒製方式,使灰釉產生更多變化,呈現多變而獨特韻味的在地釉色,最終燒製蘊含新社客庄意象的灰釉陶瓷器。
在地灰釉與陶藝象徵一種生活態度,崇尚自然質樸的狀態,有如新社客庄的純樸生活,汲取在地果樹、花卉的元素,孕育出的草木灰帶有當地的色彩與韻味。也因自然灰的成分不穩定,製釉過程更具挑戰性,透過反覆調配實驗、更改釉方到燒製成品,持續磨練陶藝創作者的技術與敏銳度,尋找灰、釉色與土之間最自然的平衡,嘗試形塑在地獨特的灰釉色彩,進而推廣在地的陶瓷工藝文化,呈現新社客庄在地灰釉獨一無二的美麗釉色質感。

製灰流程:收集新社在地植物灰原料

收集果樹枝
1
收集果樹枝
燃燒
2
燃燒
過篩
3
過篩
水簸過篩
4
水簸過篩
瀝乾
5
瀝乾
乾燥
6
乾燥

新社在地灰釉藥試驗

調配
1
調配
混合
2
混合
過篩
3
過篩
浸製
4
浸製
燒製
5
燒製
出窯
6
出窯

實驗在地灰釉到生活陶瓷器

整理
1
整理
調整配方
2
調整配方
挑選釉藥
3
挑選釉藥
結合生活器皿
4
結合生活器皿
燒製
5
燒製
完成
6
完成

陶藝創作者

陶藝創作者劉惠雯的工作照片
劉惠雯
學歷
2016 - 2019

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

碩士班工藝創作組 畢業

2012 - 2016

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

設計組 畢業

獲獎經歷
2021

第五屆臺灣青年陶藝獎暨雙年展 入選

2020

第25屆臺中市大墩美展 入選

2019

台灣陶藝獎 入選

2017

第三屆臺灣青年陶藝雙年展 入選

2015

第7屆臺灣金陶獎陶藝競賽 入選

展覽經歷
2020

依花之間-劉惠雯陶藝創作個展

2019

亞洲當代陶藝展-中國杭州

2018

亞洲當代陶藝展-韓國首爾

2017

亞洲當代陶藝展-日本愛知縣

陶藝創作者盧霈萱的工作照片
盧霈萱
學歷
2020 - 至今

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

碩士班工藝創作組 在學

2016 - 2017

日本兵庫教育大學

留學 一年

2012 - 2017

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

設計組 畢業

獲獎經歷
2021

第五屆臺灣青年陶藝獎暨雙年展 入選

2016

金典新秀入圍獎工藝設計類 入選

展覽經歷
2018

丹波篠山まちなみアートフェスティバル-日本篠山市

2017

丹波篠山まちなみアートフェスティバル-日本篠山市

2017

アジア現代陶芸展覧会-日本愛知県陶磁美術館

2017

兵庫教育大学美術展-日本神戶市

2016

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設計組105級畢業展演 真空-世貿一館 新一代設計展

展出作品